基本信息· · · · · ·
书名:劳动法(第三版)
作 者:王全兴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ISBN:978-7-5118-8191-5
开 本:16开
页数:503
字 数:616.00千字
内容介绍· · · · · ·
本书凝聚作者多年研究心得,极具理论前瞻性。作者行文既保证了劳动法基本原理的完整性,又注重对某些问题作有一定深度的探讨性论述,书中某些有适度超前性的观点,被后来的劳动制度改革和劳动立法实践所验证和吸收。作者以劳动法立法简史、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关系协调、劳动基准、劳动保障以及法律救济等知识板块来搭建劳动法的内容架构,娓娓道来,独具匠心。此第三次修订,因应《劳动合同法》等新法律法规的出台,既吸收了近年来劳动法学研究的新成果,又反映了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新动态。
作者简介· · · · · ·
王全兴,男,1956年8月生,湖北省大冶市人。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78年上大学前当过农民和人民公社干部。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原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并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并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在原江西财经学院、原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湖南大学任教。1997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誉。在《中国法学》、《中国劳动科学》、《中国劳动》、《中外法学》、《法学》、《法商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经济法学论文七十多篇、社会法学论文六十余篇;先后独著或主编“九五”、“十五”普通高等教育重量教材《劳动法学》。获司法部“九五”期间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很好教材一等奖、司法部2002年很好论文三等奖、司法部2006年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劳动法》十周年很好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要著作有:《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劳动法》、《企业法学》(合著)、《企业国有资产法》(合著)、《劳动合同法条文精解》等。
目录· · · · · ·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立法简史篇
第一章 外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劳动法的产生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第二节 新中国的劳动立法
第三节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劳工立法
第三章 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
第二节 国际劳工立法
第三节 国际劳工立法与中国
基础理论篇
第四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劳动法的地位和基本特征
第三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劳动法的形式和体系
第五节 劳动法的作用
第五章 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节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第三节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第六章 劳动法主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
第三节 用人单位及其团体
第四节 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服务主体
劳动关系协调篇
第七章 劳动合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种类、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续订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效力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六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七节 劳务派遣
第八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八章 集体合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集体合同的内容、形式和期限
第三节 集体合同的订立
第四节 集体合同的效力
第五节 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和终止
第六节 集体合同的管理
第九章 劳动规章 制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规章 制度的制定和效力
第三节 劳动组织规则
第四节 劳动纪律制定和实施规则
第十章 职工民主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平等协商制度
第四节 企业机构内职工代表制度
第五节 职工民主管理的利益机制
劳动条件基准篇
第十一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ZUI高工时标准和工时形式
第三节 休假
第四节 延长工作时间
第十二章 工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资构成和工资形式
第三节 工资保障
第四节 工资总量宏观调控
第十三章 劳动保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保护法的体系
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规程
第四节 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第五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劳动保障篇
第十四章 劳动就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公平就业
第三节 政策支持
第四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
第十五章 职业培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职业技能鉴定
第十六章 社会保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养老保险
第四节 失业保险
第五节 工伤保险
第六节 医疗保险
第七节 生育和死亡保险
第八节 农民工社会保险
第十七章 职工福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职工福利机构和基金
第三节 职工个人福利和集体福利
第四节 社会化职工住宅福利
法律救济篇
第十八章 劳动争议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第三节 劳动争议基层调解
第四节 劳动争议仲裁
第五节 劳动诉讼
第六节 举证责任
第七节 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第十九章 劳动监督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监察
第三节 工会劳动监督
第二十章 法律责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其他劳动法主体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